“新常态”下,风劲帆扬再起航
这里,是一个正迈向千亿元级的经济开发区。
这里,是一座寄托了所有人创新与发展梦想的绿色新城、产业新城。
这里,是辐射云贵两省,面向中国西部乃至整个东南亚的经济“增长极”。
……
2015年,红果经济开发区(两河新区)主动适应“新常态”、 拓宽发展新思路,经济社会建设正翻开新的一页——以加快项目、资金落地,确保经济稳步增长;以规划引领产业布局,优化升级经济结构;以政策引导助推科技进步,增强创新驱动力量。
风劲正当时,红果经济开发区(两河新区)坚持转型与创新“双轮驱动”,扬帆起航、破浪前行。
“让项目真正落地,让企业绽放活力”
一路走来,红果经济开发区(两河新区)每一个脚步都坚实而稳定。
为了让企业来得了、留得住,开发区立足服务群众、立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为“招大商”、“招好商”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在优化服务上,推行重大事项现场办公制度,对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组织相关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到工地、企业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各部门实行“24小时服务”,随时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服务。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道路建设共计44.5公里,核心区基本实现“七通一平”。全长14.3公里、路幅宽50米的快速通道,红果经济开发区连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红果主城区的主要通道均按城市主干道双向6车道标准设计和建设。
良巢引得金凤栖。一批承载着开发区产业布局的招商企业被引进,并陆续进入实质性建设、生产阶段。2014年开发区在全省46个同类开发区考核评比中位列第7,较上年提升2位,新区在全省110个园区考核评比中位列19位,进入全省重点园区行列。
2014年9月4日,全球企业500强排名第30位的富士康在六盘水投资的精密电子产业园项目正式投产。
8月26日,投资2亿元的贵州恒创鞋业红果橡胶硫化鞋生产项目投产。
9月2日,引领循环经济的盘县东风蓝天氢能汽车项目投产。
9月3日,贵州天刺力集团总投资1.18亿元、年产5万吨刺梨系列食品深加工二期项目投产。
2015年1月26日,贵州西部电子商务在新区正式上线运营,为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等新业态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截至目前,开发区入园招商引资项目累计115个、总投资303.0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9.29亿元、实际完成投资86.4亿元。其中投产项目73个、在建项目26个、开展前期工作项目16个。
打造辐射云贵经济“增长极”
从一开始,红果经济开发区(两河新区)就跳出了“一市一县”的局限,把眼光瞄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在顶层设计上,开发区定位“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城市拓展开辟新的空间”,以通达八方的公路、铁路交通为纽带,与周边省市建立紧密联系,向西打通云南通往东南亚出口、向南打通广西海运出口;以新型绿色生态、循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发展方向,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吸引大型企业入驻;以新型产业布局为依托,打造“宜工宜商、宜产宜居、生态环保、和谐发展”的工业集群和区域经济服务中心。
经过反复论证,开发区制定了更为科学、完善的园区发展规划,对这块产业建设的“处女地”进行全盘布局。
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再仁如是解读:“红果经济开发区将着力发展以矿山机械、建筑工程机械、新能源装备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以LED、精密电子仪器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核桃、刺梨、中药材深加工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以废弃物再生利用、设备再制造为代表的循环经济产业;以陶瓷钢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在此基础上‘招大商’、‘招好商’,朝着建设千亿级开发区的目标推进,打造辐射云贵经济‘增长极’。”
他说:“随着开发区工作的深入推进,园区定位逐步明晰、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园区打造新型产业集群的构想正一步步实现。”
科技进步增强创新驱动力量
在“新常态”下,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正逐步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而红果经济开发区(两河新区)尤其注重科技进步、创新发展。
一批像富士康盘县精密电子产业园、盘县东风蓝天氢能汽车、贵州天刺力集团、六盘水市循环经济示范项目、西南盘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这样的代表更高科技水平、更科学发展方向的产业让开发区实现了高端产业大聚集。
坚持“科技兴园、科技兴企”理念,通开发区过政策引导,推动园内企业加快科技研发步伐,着力提升园区产业科技“含金量”、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贵州天刺力公司成为园区企业科技研发的“领头羊”。企业不断加大新品研发投入力度,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理念,确立“生产一代、研发二代、储备三代”目标,重金打造“六盘水刺梨工程技术中心”,持续开展刺梨系列产品技术攻关。
现在,贵州天刺力公司不但拥有多项独家专利,而且在刺梨产品研发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为盘县正在大力推进的刺梨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盘水市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年产5000吨煤矸石综合利用中试项目”正在紧张实施中,项目把原本作为废弃物的煤矸石利用起来,不仅解决了煤矸石的堆放问题,更通过一系列先进技术将每吨煤矸石增值630元。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实现煤矸石中硅、铝、铁、钛及镁的回收和相应产品的开发,为煤矸石工业化项目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并为煤系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研究建立示范基地,从而为六盘水、贵州乃至全国煤矸石综合利用提供产业化技术保障,推动煤系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应用进程,实现传统煤炭产业向高新产业的转型。
这项由开发区和昆明理工大学共同承担的六盘水市级工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共投资5.1亿元,目前已完成一期投资7000万余元。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科技研发的深入推进,开发区产业发展逐步实现了由“量”向“质”的转变,高技术含量企业成为“顶梁柱”,并为新区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创新动力。
毛启林 六盘水日报记者 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