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果开发区“五抓五促”助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红果开发区自异地调区建设两河新区以来,在发展上立足长远,推动经济、建设、教育等方面稳步提升,在维稳上深化拓展,保障社情、舆情、治安等方面健康平稳,坚持发展维稳一起抓,多措并举共同带动新区社会经济快捷发展。
抓作风建设促健康治区。开发区针对党员干部工作作风,聚焦“四风问题”,强化“四个意识”,向治懒治慵发力,在工作上压实主体责任,签订目标责任书,坚持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各部门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履行工作职责,增强服务意识,在纪律上实施党纪检查,在工作上开展民生监督,双管齐下防范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行为,从根本上保证全区政治生态健康发展、正本清源。
抓设施完善促幸福入区。开发区按照产城一体、产城互动、以城促产、以产兴城的要求,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建成路网60多公里、电网230多公里、安置区300多万平方米、标准厂房100多万平方米,在全区各安置点、商务片区、产业园区等范围内基本实现“九通一平”,推进全区路网、管网、电网等设施同步到位;加大教育设施投入,开发区秉持兴教育、重发展的理念,根据片区分布推进学前教育,根据整体布局完善初级教育,根据产业需求建设技术教育,目前已形成以开发区第三幼儿园、盘州市第六小学、第九中学、六盘水市第二外国语学校等学校为一体的上下联动教育体系,正规划建设开发区片区幼儿园、职校等教育设施;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开发区根据南部综合配套服务区、中部产业区、北部城乡协调区的规划布局,在人员集聚区域分别规划建设以养生为主的盘州颐养健康中心,以健身为主的全民健身中心,以娱乐为主的海绵公园、生态公园、旅游集散中心,以购物为主的高铁站前商业广场、红星美凯龙商业综合体,以出行为主的盘州东客运站,实现建设产、城、景、养融合发展的西部山地产业新城。
抓社会监管促和谐居区。新区规划居住人口20万人,随着配套产业逐步形成,入住人口逐步增多,开发区针对重点区域实施重点监控。从治安巡查入手,重点打击偷赌盗抢等行为,加大警力投入和防恐防爆设备投入,对全区主次干道、企业厂区、生活安置区等区域进行全天24小时不间断巡逻,对盘州高铁站、六盘水市第二外国语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实施定点执勤,确保全区治安管理不留死角;向舆论引导发力,对微信微博、百度贴吧等社交工具进行全程跟踪,对发现的社会舆论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坚持堵不如疏原则,积极对舆论源头进行正确引导,维护新区网络舆情健康发展。重点监控自然灾害,积极开展旱季防火、雨季防汛工作,在防汛期间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值班期间要求通讯畅通、有问必答、有情必报、一日一报,保证新区社会环境安全。
抓招商引资促产业兴区。开发区紧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部署,依托省委省政府经济转型发展、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政策机遇,加大招商力度,分派招商任务,由各部门对表对标完成招商工作。以区域优势招商,紧抓地处滇黔结合部交通要道的地域优势,沿沪昆高速公路、沪昆高铁客运专线、水红铁路货运系统等主要干道,强化运输系统,规划建设中心物流园等配套设施,解决企业客流、物流等运输问题;以发展定位引商,开发区结合生态发展和循环发展等因素,融合周边矿产、经济作物丰富和劳动力充沛等条件,形成以中冶东方、盛红钢构、盘江矿机等为主导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以富士康、垦鑫达、高通科技等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和以三特药业、合盛源、天刺力等为主导的大健康产业,以三大产业为主导目标强化招商,推动产业循环发展;以优质服务安商,对招商项目实施“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等进行跟踪服务,确保项目落地生根,对已入驻项目实施挂钩帮扶制度,由部门对企业进行结对帮扶,对企业提供政策服务,每月保证走访帮扶企业1次以上,解决企业后顾之忧。
抓安全生产促平安建区。开发区针对重点领域,筹划建立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平台,对各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组织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推进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化、常态化。对建筑工地、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由相关部门组织综合检查,每月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1次以上。重点突出生产安全,对生产单位设施维护、人员培训、安全操作、持证上岗等方面逐一排查,对存在隐患要求立查立改、重大隐患要求停业整改;着力保障消防安全,对企业消防设施完善情况、设备运行情况等进行排查,保证消防设施正常使用,对危险化学品企业定期开展消防演练,提升企业应急救援能力,实现企业保安全、促发展。(朱绍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