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瓜果飘香红花湾——走进红花湾村看“能人”聚集助产业脱贫

时间:2017年09月28日 09:55 来源:六盘水网--六盘水日报 阅读:6045 评论:(0) 收藏本文

“能 人”齐聚共谋发展

□黄河龙 乌蒙新报记者 许振溪

“这里可以搞一个游客接待中心”、“这里可以搞农家乐,让城里人都来品我们的农家菜”、“这一片可以规划成水果采摘园”……近日,在盘州市羊场乡红花湾村的精品水果园内,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正激烈地讨论着村里的产业发展和规划,为首的是红花湾村的在外创业者柯昌甫。

红花湾村是一个纯农业村寨,无任何工矿企业,村民以种植业为生。因为缺乏支柱产业,红花湾村陷入了贫困。为了谋生,村里的大多数年轻人都外出闯荡,留下了年龄较大的父辈和祖辈。

两年前,在外创业的柯昌甫回到了村子,说要带领父老乡亲布置产业,共同脱贫致富。一时间,柯昌甫的想法在村里传开来,小小的红花湾沸腾了。

说干就干,在柯昌甫的带头下,村里组建了羊场红花湾专业合作社,依托合作社向农户流转土地,种植了车厘子、软籽石榴、黄桃、杨梅等特色精品水果。随着产业的逐渐铺开,原先还在犹豫的村民也纷纷以土地入股,加入了合作社。

柯昌甫有着多重身份,在红果经济开发区,他是贵州亿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在红花湾村,他又是羊场乡红花湾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既然要种精品水果,那就要做出特色,合作社从外地引进了车厘子、黄桃、杨梅等特色水果,依托“三变”改革,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红花湾村的精品水果产业不断扩大,发展到了7000 余亩,土地入股农户不但有土地流转费,林下套中的矮杆作物也归农户所有,待产业出效益后,还有股份分红。此外,当地农户闲时还可在合作社打工,参与精品水果管护,获得额外收入。

不过,柯昌甫的思路不仅仅是带领村民种植精品水果,而是把特色农业产业同旅游观光、休闲采摘结合,走“农旅结合”的“绿色发展”之路。柯昌甫看来,红花湾村生态环境良好,海拔较低、气候温暖,这些都是优势。

合作社组建了起来,产业也逐渐落地,剩下的就是如何规划和发展的问题。一个人的思路和力量有限,而红花湾村有不少在外创业的人。为此,合作社理事长柯昌甫将红花湾村在外的创业者和本村“能人”召集起来,出任常务理事,共同为合作社出谋划策,增强合作社内生动力。

邓永高就是这样一个“能人”,常年在云南昆明打拼,开培训班、做教育产业。在外的创业经历,让他的视野更加开阔。了解到家乡的发展后,便接受了柯昌甫的邀请,出任了合作社的常务理事。虽然没有酬劳,但他乐在其中,每次合作社组织常务理事会议,他都会尽量放下手头工作参加会议。

36岁的邓贤,是红花湾村走出去的年轻人,在红果城区搞餐饮。柯昌甫向他发出邀请后,他也加入了合作社,出主意、想点子。

62岁的邓少府,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老人进过煤场、下过矿井、做过建筑工人,阅历也相当丰富。如今,儿女们全都外出打拼,留下了老两口在家。因为年纪大了种不动庄家,他便把家里的近20亩田地都入股了合作社。“每年土地流转费能有个万把块钱,林下套种的豆类作物,又可以有3000多元的收入,比种玉米等划算多了。”邓少府说。

经过村民推荐,邓少府在合作社担任后勤管理职位。尽管没有报酬,但在他看来,能为村子发展发挥余热,比什么都高兴。

每次合作社开会,大家都踊跃发言,为合作社的产业规划提建议、献良策,大家都希望红花湾村能发展得更好,父老乡亲能脱贫致富。有了大家的出谋划策的人,无疑为村里的发展注入了活水。

联系地址:贵州红果经济开发区(两河新区)联系电话:0858-3225001 3465368

贵公网安备 52022202000154号 黔ICP备19012428号-1 版权所有©2011-2024 贵州省红果经济开发区(两河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