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果开发区:“四送四促”引领党建促脱贫
工委副书记、总工会主席王龙江在淤泥乡联合村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及脱贫攻坚宣讲工作 黄河龙 摄
如何将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贵州代表团讨论时重要讲话精神与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结合起来?关键是找准我们目前在脱贫攻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加大我们的宣传引导力度,改变以往工作上重谋划、轻落实的弊端,让宣传、宣讲活动有的放矢。自党建促脱贫工作开展以来,红果开发区扶贫工作队来到淤泥乡联合村,通过开展“四送四促”活动,不仅给当地群众送去了最新的精神,更是为他们送去了政策、理念、文化、技能。
送政策促方向。为了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党的声音传遍田间地头、千家万户,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按照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的总思路。红果开发区扶贫工作队积极响应、宣传贯彻,并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之际来到淤泥乡,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及时送到联合村。村民们在听懂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之后受到极大鼓舞和鞭策,并纷纷表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要求,深刻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论断,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全力以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工委副书记、总工会主席王龙江在对村民们宣讲时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要把“习总书记十九大报告的讲话精神和实施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战略、“十三五”文化规划等工作衔接好,结合“娘娘山”旅游开发,搭上旅游助产业发展的‘快车’。
送理念促素质。脱贫先脱“脑”,在联合村活动室张贴着这样一幅标语:“争当贫困户,吓跑儿媳妇”。扶贫工作实际上除了老弱病残、“五保孤儿”,还有一小部分人是抱着“等靠要”的观望态度,就等着国家那里会掉下“几块馅饼”。国家政策明文规定,扶贫不扶懒汉和不孝子,扶贫工作重在扶“志”和“智”。国家给予的最大扶贫是让贫困户恢复“造血功能”,而不是一味地“输血”。一支军队如果没有求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斗志,装备再优良最终都会败下阵来。一个人物质上的贫困实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上的贫困。十八大以来,国家对扶贫工作措施、方法以及致贫原因作了深度剖析、“多管齐下”“对症下药”,问题的主要矛盾指标重在抓好“两率一度”,其中的精准识别贫困户成为扶贫工作的关键一步。在掌握国家相关扶贫政策的基础上,红果开发区联合淤泥乡及村支两委对联合村贫困户精准识别上狠下功夫、做足功课。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69户403人,其中五保孤儿3户4人。2016年通过政策兜底、发展产业、教育脱贫、异地搬迁等脱贫64户187人。2017年脱贫任务为101户211人,为了达到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今年以来重新识别贫困户,共清退不在贫困范围内的“贫困户”共20户39人。
送文化促发展。如果不是已经开发出了“娘娘山”旅游景区,这里的联合村及周边的村寨估计还是人们想象中的“山里人家”。用“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穷”,信息闭塞。可是如今,随着通村通组公路的打通,让人目不暇接的是一片片出神入化的“十里画廊”,吃的是土生土长、原生态的“淤泥河红米饭”。看着这些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是“通信基本靠吼、安全基本靠狗……”的状况。然而通过红果开发区扶贫工作队有的放矢开展送文明理念、送文化生活、送文明新风进村入户活动,革出村民因贫守旧的文化价值观念,用新的文化价值观念改造陈旧的文化价值观念。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得到进一步改善,2017年红果开发区筹集24万余元为联合村小淤泥河寨子修建文化活动房和公厕,为联合村购买垃圾箱11个、垃圾车1辆,为联合村小淤泥河寨子修建文化活动场地一个;为小淤泥河村民在春节之际购买开展民族文化活动音响2只。2017年4月发动全市驻村干部为联合村残疾人李想募捐3000元资金购买1把轮椅。
送技能兴产业。红果开发区通过产业引领带动脱贫、项目助推脱贫、推荐贫困户到开发区企业就业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兜底脱贫等多种方式开展精准脱贫。截至目前,联合村产业布置完成产业种植1751.45亩,其中2014年“3155”工程刺梨种植638亩,2016年今冬明春完成刺梨种植1113.45亩,2017年完成林下套种洋芋898亩、豆类160亩、蔬菜20亩、荞麦33.88亩。现共有461户1282人加入盘县淤泥联合村专业合作社,其中贫困户165户398人,入社率为91.2%,解决本村劳动力就业376人。(黄河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