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红果经济开发区以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以集群化打造产业生态链—— 创新驱动发展 集群引领未来
2018年10月25日,位于贵州红果经济开发区一隅的盘州数字大厦,中国科技开发院以及省、市、开发区各级领导济济一堂,见证着中国科技开发院在中国西部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技孵化器项目——盘州创新孵化基地的诞生。
启动仪式上,20余家企业当场签约入驻。
红果经济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2012年,贵州红果经济开发区异地调区建设两河新区。
红果开发区标准厂房图
彼时彼刻,正处于煤炭经济的“黄金时代”。煤炭经济繁荣的另一面,是经济对煤炭依赖过高、环境污染严重、创新发展不足等种种弊端。建设红果经济开发区的初衷,就是要“立足煤、跳出煤”,探索一条区别于煤的发展道路。
以创新发展为引领,以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目标,红果经济开发区持续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按照“配齐产业链、补齐短板、完善配套、形成产业集群”的思路,积极招大引强。
短短数年间,一批像富士康盘县精密电子产业园、贵州垦鑫达智能终端产品制造项目、明城科技LED产业园、盘州刺梨产研中心等代表更高科技水平的企业纷纷入驻,实现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聚集。
每天都有大量车辆将合作社的刺梨运到工厂
“截至目前,我们拥有的专利达到53项,掌握木塑烘烤箱、粉煤灰制作木塑材料等多个核心技术。”在红果经济开发区,六盘水康博木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灿告诉记者,企业的制胜“法宝”,就是创新与拥有核心技术。
入驻红果经济开发区以来,六盘水康博木塑科技有限公司把创新视为立足市场的根本,先后与多个科研机构、高校形成合作关系。2017年,康博木塑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同年,销售额达到1600余万元。
2017年,六盘水康博木塑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明城科技有限公司2家企业成功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实现了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认证“零”的突破。
贵州高通科技有限公司智能产品生产线。
另一侧,贵州高通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正紧张忙碌着。企业生产的安防产品,是欧洲及国内市场的热销货,被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小区等领域。2018年8月,企业投资2500万元建立了高新技术研发中心。
“通过一年多的发展,月销售额已达1500万元,出口创汇5400万元,实现产值1.8亿元,解决就业450人左右。”制造中心副总经理袁启兴说,公司配套有SMT贴片、注塑电源、包装等车间,产业配套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
产业配套“自给自足”,是红果经济开发区坚持“产业链招商”、打造“产业集群”的真实体现,也是破解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产业链缺失的有效之举。
贵州垦鑫达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终端产品生产线
2016年,贵州垦鑫达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终端产品制造项目正式投产。这项总投资5亿元的项目,在生产中遇到了不小的麻烦——生产所需零部件许多都要从外省购进,生产及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手机上的一个零配件,在深圳有五六个供货商家。而现在,每个零件,小到一颗螺丝钉,都要从沿海运过来。”项目负责人于鲁阳说。
两年后,“产业链缺失”的窘境已悄然改变——2018年入驻的旺焱安防产业园,按照“龙头引领、完善配套、规范管理”思路,由深圳旺焱兴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牵头,载德光电、南京名都、宙视达科技、智冠股份、紫光物联等多家企业联合投资,形成了产业链较为完备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不仅如此,物流也更加便利。当天生产的产品,运到开发区的物流中心,第二天就能抵达深圳。”深圳旺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颖说。
合盛源菜籽油厂的工人正在忙碌着
2016年以来,红果经济开发区陆续签订了旺焱科技、高通科技等18个安防家居产业项目,涵盖了智能终端制造项目9个、基础产业项目2个、配套产业项目7个,同时引入了卓越印务、新侨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基本形成了从研发到生产、售后的“一条龙”产业链。
如今,红果经济开发区“三大产业集群”风生水起,以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以“集群化”打造产业生态链战略构想,正一步步实现。(黄河龙 宋迪)